台北真理堂數位轉型訪談摘要:文字部門
訪談日期: 2025.3.18
與會者:主講者文字部(江姿蓉、廖三利、張敏)、Deborah、Jason
真理堂文字部訪談摘要內容:
一、 文字部的主要工作與職責
文字部在真理堂扮演著內容資料庫的核心角色,主要負責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 整理並保存教會的各種傳道歷史信息: 這包括楊牧師、姚牧師、傅立德牧師等主要講員的講道錄音檔和文字稿。這些錄音檔的歷史悠久,最早可能可以追溯到 1994 年之前。
- 製作並發行教會周報: 週報是教會重要的溝通媒介,包含主日信息、教會活動、以及弟兄姊妹的見證等。受訪者確認:「周報一定要有見證。」
- 編輯並出版教會刊物: 早期有實體刊物《真理季刊》,後因人力和閱讀習慣改變,轉為在官網上發布教會報導。未來在週年慶等特殊時刻仍可能出版紙本刊物。
- 受訪者說明:「我們以前在 2002 一年之前我們會有一份刊物叫做真理季刊,那是紙本的真理,那在 2021 年之後,因為人力的關係就變成年刊。」
- 目前官網上每月會發布三次教會報導:「現在就是變成一個月就是張敏這邊的負責,一個月會有一天發三篇的報導就放在官網上。」
- 協助裝備部提供教材: 文字部會根據裝備部的需求整理相關講道內容,提供給授課老師參考。
- 受訪者指出:「我們文字部做完了之後就是按照他們的需要做完之後會把這個產出給裝備部。」
- 但也存在跨部門溝通的問題:「很多在這個過程有一些人會來跟文字部說,我需要什麼教材。」
- 管理並發布弟兄姊妹的見證: 文字部負責收集、審核並刊登弟兄姊妹的投稿見證於周報和網站。
- 見證的刊登需要經過兩位牧者的審核:「我們每一篇見證都要:他這個見證人自己的牧者看過,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是當季的主牧看過,就有兩個牧者看過。」
二、文字部面臨的挑戰與需求
- 龐大的歷史錄音檔資料整理不易: 錄音檔數量龐大,且缺乏系統性的整理,難以快速找到特定主題或講員的內容。目前主要集中整理晨禱的信息
- 人力有限,難以應對所有整理需求: 文字部僅有八位同工,面對大量的資料和不同的部門需求,人力顯得不足。
- 現有資料庫的使用率低且缺乏分類: 過去建立的楊寧亞牧師部落格和見證部落格,雖然是重要的文字資料庫,但因放在 Google 平台,使用率不高且缺乏有效的分類和搜尋功能。
- 受訪者表示:「這兩個東西,是我們很重要的一個文字的資料庫,可是因為它放在那裡就是大家可以使用率就很低。」
- 跨部門溝通與權責協調: 與裝備部、傳播部等部門在內容提供、教材使用、見證拍攝等方面存在一些溝通上的挑戰和權責劃分不明確的情況。
- 關於與裝備部的協調,受訪者提到:「這個應該是還是跟跨部門的權責協調有關係。」
- 關於見證的拍攝,文字部與媒體部的互動較少直接溝通,且最終決定權在牧者:「所以投稿看樣子就是你們跟媒體部的互動是通常你們不太直接溝通是會透過牧師是不是?」
- 缺乏有效的數位工具輔助內容整理: 雖然已經在使用一些 AI 工具進行逐字稿等初步處理,但對於更深入的內容分析、主題提取和摘要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間。
三、 對未來系統的期望與建議
- 建立內外部資料庫:對外: 建立一個可供公眾隨時查詢的資料庫,可能包含整理後的講道、文章、見證等,並考慮建立付費下載機制,類似「讚美之泉」的做法,以支持文字部的資料收費。
- 受訪者提到:「可以讓大家隨時的查詢, 那它就不會卡在我這,是對外。」
- 對內: 建立一個方便同工搜尋資料的內部資料庫,減少重複詢問,提高工作效率。這個資料庫需要能夠分層管理資料。
- 受訪者希望:「對內就是剛剛講的也是一樣資料庫,就是說它可以分層管理,然後大家要尋找資料的時候,不用每一次都來 問我們,他可以先試圖在那個資料庫找。」
- 整合 AI 工具輔助內容處理: 更深入地利用 AI 技術進行講道稿的整理、摘要、主題分類等工作,提高效率並減少人工負擔。
- 受訪者提到:「我們也想要藉助 AI 啊,因為我們人力真的有限,可是在判斷信息上面實在是很需要有神學基礎,然後對信息不僅是文字,要能清楚去判斷,所以AI可以初步的幫我們比對。」
- 並提到可以嘗試使用更先進的 AI 工具,例如「vocal AI」進行逐字稿處理,以及「Google Notebook LM」進行摘要和重點提取。
- 同時也提醒AI的產出仍需人工審核:「簡單講就是最後 AI 的產出人一定要再看過一遍。」
- 優化跨部門協作流程: 希望新的系統能夠整合跨部門的申請流程,例如宣傳海報的申請 (目前使用 RIC 系統),使其更加便捷高效。
- 建立影音資料庫與文字內容的連結: 雖然文字部主要處理文字資料,但也希望未來能更好地整合教會的影音資源,方便查找和使用。
四、 其他重要信息
- 文字部共有八位同工,但辦公地點不在教會主要建築內,可能影響跨部門的溝通效率。
- 周報有電子檔和印刷版,印刷版會在主日發放給會眾,電子版則會上傳至官網供下載。
小結
真理堂文字部在保存教會歷史信息、製作周報、編輯刊物以及支持其他部門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然而,面對龐大的歷史資料、有限的人力以及現有系統的不足,文字部在資料整理、跨部門協作和數位化轉型方面面臨諸多挑戰。
受訪者對未來的新系統寄予厚望,希望能建立完善的內外部資料庫,整合 AI 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並優化跨部門的協作流程。這些需求對於未來設計符合真理堂需求的資訊系統至關重要。
待確認事項:
- 1994 年之前的錄音帶是否已數位化?
- RAGIC 系統的詳細申請流程。
********************************************************************
真理堂文字部與愛文協會訪談記錄分析
主要主題與重要想法/事實:
- 財務與流程變革:
- 財務部因同工換人,導致做法與以往不同。
- 目前正在進行優化與整合,因此過去遇到的痛點預計會有所改善。
- 訪談時間點為二月剛開始,因此新流程仍在觀察中。
- 文字部的工作範疇:內容產出與出版
文字部除了產出內容外,還負責內容的出版。出版形式多樣,包括:
- 書籍
- 網站內容
- 實體刊物
- 應裝備部或宣教部的需求提供的資料(例如:PowerPoint、Word、PDF)
- 電子書(例如:30天禱告手冊會轉成電子檔,在電子書平台販售)
- 網站內容可直接瀏覽,電子書則需付費購買(例如:一本70元,需信用卡支付)。
- 對於未來新系統的願望清單(江姿蓉):
(1)資料庫: 建立一個對內對外的資料庫是最大的期望。
- 對外: 需要考量收費模式與版權問題。期望整理的內容可以快速上傳至資料庫供人檢索,累積到一定程度後再考慮出版紙本書,以解決倉儲空間不足的問題。
- 對內: 同樣需要資料庫,方便同工自行尋找資料,減少重複詢問。
(2) 收費模式參考: 提到「讚美之泉」的做法,線上提供單曲PDF樂譜下載,每首一塊美金,認為這種小額付費模式可行,且能為未來的出版經費提供基礎。
(3) AI 輔助: 希望能利用AI系統來協助整理稿子甚至翻譯(英翻中)。
- 肯定AI在初步整理和翻譯方面的效率,能節省大量人力。
- 強調最終仍需人工審核,特別是在專有名詞、書名翻譯等方面,AI可能會有錯誤。
- AI 工具推薦: 推薦使用ai,認為其翻譯和生成心智圖的功能很強大。
(4)官網優化: 認為目前的官網不夠友善,許多好的資料(例如:楊尼亞莫斯部落格、見證部落格、禱告材料)難以被找到。希望未來的新系統能有全新的官網,並針對目前官網需要改進的部分提出建議。
- 問題: 官網架構不佳,使用者體驗不友善,資訊不易搜尋,甚至內部同工也難以找到需要的資料。
- 具體建議:重要資訊(例如:楊寧亞牧師講道部落格、見證、報導)需要更容易被看到。
- 聚會時間、地點等基本資訊應更明顯。
- 需要一個平台或頁面提供教會各團契(例如:英文團契)的最新消息與活動資訊,方便服事同工回覆詢問。
- 「小組菜單(小組教材)」也不容易找到,需要改善搜尋功能。
- 對於未來新系統的願望清單(廖三利– 銷售與書房):
- 庫存與銷售預測困難: 無法預測訂單量和時間,導致庫存管理困難。牧師臨時的大量訂單常常超出庫存能力。認為這個問題很難解決。
- 講道內容與相關產品推薦: 希望在網頁上點擊當天講道內容時,能自動推薦愛文協會出版的相關產品(例如:牧師講道中提到的書籍、福音裝備課程、福音單張「滿福寶」等)。可以設定收費或不收費,與愛文協會相關的產品當然可以收費。
- 對於未來新系統的願望清單(張敏 – 牧養資源):
- 建立牧養資源共享平台: 目前牧養相關的資源分享主要在LINE群組進行,缺乏系統性的整理和查找。
- 具體需求:需要一個平台可以分享和查詢會友提供的各類生活資訊和資源,例如:租屋資訊、二手物品買賣、康復資訊、法律諮詢等。
- 與恩賜禮物專長資料庫的關聯: 訪談者提到師長老希望未來系統中會有一個記錄每個人恩賜專長的資料庫,這也能夠符合牧養上尋找人才的需求。希望可以建立教會會友的各項專業人士名單(例如:律師),方便有需要的會友尋求協助。
- 愛文協會的官網:
- 愛文協會另有官網,目前使用WordPress建置。
- 希望改善官網的搜尋功能,讓使用者更容易找到需要的資料。目前選用的模組搜尋 bar 不夠明顯,且位置調整困難。
總結:
本次訪談深入了解了真理堂文字部與愛文協會在內容產出、出版、銷售以及牧養資源分享等方面的工作現況與挑戰。對於未來的新系統,文字部主要期望能建立完善的內外資料庫、利用AI輔助工作流程、並擁有使用者體驗更佳的官網。愛文協會則希望能改善現有官網的搜尋功能,而牧養方面則提出了建立資源共享平台的需求。這些寶貴的意見將有助於新系統的規劃與開發,以更有效地支持教會的事工發展。